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2018年1月3日我局拟对402省道赣榆南环段(228国道至204国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8年1月4日—2018年1月9日(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518-85868082(政务服务大厅)
传 真:0518-85868116
通讯地址:全球博彩公司排名凌州东路9号政务服务中心
邮 编:222000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建设项目概况 |
公众参与情况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402省道赣榆南环段(228国道至204国道) 建设工程 |
开发区、赣榆区 |
博彩公司排名赣榆区交通运输局 |
项目路线起于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228 国道,向西至通榆河,跨越通榆河后,向北避开赣榆区经济开发区已出让地块,利用现状振兴路走廊向西改造,在现状振兴路与204 国道交叉处接入204国道。路线全长8.268km,其中新建5.950km(起点至振兴路段,桩号:AK0+000~AK5+950,)改造2.318km(在原有振兴路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桩号:AK5+950~AK8+268,)。项目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双向四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新建路基宽度为25.5m,设计速度为80km/h。工程总投资44817.3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89.5万元。施工期2年。
|
本次公众参与通过现场调查、网上公示等方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2016年11月10日在赣榆区政府网(http://www.ganyu.gov.cn/)进行了第一次公示;2017年2月8日在赣榆区政府网(http://www.ganyu.gov.cn/)进行了第二次公示。公示后,在项目沿线张贴了公告,发放回收个人调查表100份、回收90份;团体调查表4份。调查结果显示,接受问卷调查的公众大部分支持。公示期间未收到反馈信息。 |
无 |
1、各类临时用地尽可能设在荒地或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内,少占耕地,避让生态红线区域。优化土方平衡方案,尽可能减少外购土方量。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生态恢复方案,表层土壤耕作层应进行剥离和保存,用于复垦和绿化,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土地平整、复垦、复绿等生态恢复措施,减缓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 2、严格控制噪声环境影响。选用低噪声施工方式和机械,在敏感目标附近施工应采取设置围墙或临时声屏障等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在居民区等声环境敏感点附近禁止夜间从事高噪声施工作业和物料运输,并在相应路段设置减速、禁鸣标志,防止噪声扰民。 3、桥梁施工废水产生的泥浆水,利用钢箱沉淀池沉淀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于施工现场道路洒水降尘,不排入沿线水体,施工营地租用当地民房,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是粪便水和餐饮污水,集中排入农村化粪池后,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清掏用于农田施肥。运营期通榆河清水通道维护区内路段应设置路面、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雨水径流经收集后排入临近河流,事故径流由有资质单位收运不外排。各类废水禁止排入沿线生态红线区域。 4、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施工期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扬尘污染和沥青烟气污染。采取设置围挡、施工现场洒水及安装除尘设备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期施工扬尘、沥青烟气对沿线大气环境的影响。 5、施工营地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废弃土石方、桥梁桩基钻渣等施工废渣运送至取土场回填,不设置专门的弃土场,严禁乱丢乱弃; 6、制定环境事故风险应急预案。跨北沭运河的桥梁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及事故池,加强桥梁护栏防撞设计,设置警示标牌,加强危险品运输管理,配备环境风险应急物资,完善应急措施。 7、在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应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及时解决公众担忧的环境问题,满足公众合理的环境诉求。 8、初步设计阶段应进一步优化细化环境保护设施,在环保篇章中落实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的各项措施及投资。在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和工程监理招标文件中明确环保条款和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