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四城同创”和东部城区大开发,全面推进国际海滨城市建设,2006年连云区环保局工作重点开展三项工程、四项整治、四项活动、六大推进、八大服务。
三项工程:一是生态基层创建工程。主要抓好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绿色学校等多层面的生态基层创建,扩大创建范围和质量,提高创建级别和档次,做到创建面广、成功率高、特色性多。2006年,力争创建市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市级生态村1个。省级绿色学校1个,市绿色学校1 个创建省级绿色家庭1-2个。二是污水处理工程。按照规划,建成东部城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三是工业园区环境建设工程。对工业园区按照循环型工业园区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全面整治,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四项整治:一是开展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整治。对全市所有规模畜禽养殖户,加大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二是开展农村生活污染整治。深化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成果,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三是开展农村工业污染整治。对分散在农村中的各类小型污染企业,进行全面清理和整顿。重点以“五小”行业为主,对整个区域实施调研和整治。四是加强农村土壤保护。严禁危险废物损害耕地。
四项活动:一是开展“四个下乡”活动。即环保科技下乡,环保文化下乡,环保政策下乡、环保实事下乡。通过系列活动,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形成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二是集中精力解决各类环境信访问题。把各类环境问题解决在基层,不断增强基层和群众的满意度。三是重拳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和打击群众反响强烈的污染企业,切实提高群众生产、生活的全球博彩公司排名。四是定期公布全市博彩公司排名。及时发布各类环境信息,方便群众了解身边环境。
六大推进:一是推进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坚持公众参与和公示承诺的要求加速项目审批,全面服务经济发展。二是推进工业污染深度治理。对1-2家企业实施限期治理。三是推进污染总量控制。全面完成上级下达我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指标,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开展清洁生产审计1家,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1家。规范工业固废、医疗固废和放射源管理,大力实施减量化、资源化。四是推进环境监控现代化建设。充分利用远程监控、污染企业环境行为综合考核办法等新措施,提高环境监管能力。扩大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远程监控网络的覆盖面,新建“三同时”项目100%联网监控,加强对东部地污染企业的管理,确保企业达标排放。同时,使环境管理科学化、制度化、不断适应环保事业的需要。五是推进环境安全保障建设。重点加强全区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环境安全的检查,分类型、分行业开展工业企业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演练。在应急处置能力上,加紧建设。六是推进执法与教育并举。积极推进环境宣教现代化建设试点。将生态文明、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环保观念带到社会各层面。开展“环境友好企业”评选,扩大环境保护的影响力。坚持依法行政,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按照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要求,实施“阳光操作”。适时组织开展集中性或突击性的环保执法检查,确保全年环保执法力度明显加强。
八大服务:一是强化服务理念。牢固确立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意识,把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围绕中心,全方位服务。明确要求局系统所有工作人员对来局办理各类业务审批手续的同志做到热情接待。对符合环保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快速、准确办理;对不符合环保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主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二是落实全球博彩公司排名。按照部门公示承诺制的要求,将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审批时限上墙公布。对建设项目的审批环节,实行服务告知,并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注意听取乡镇、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服务环境。三是提高审批效率。提高窗口服务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对千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落实专人办理,提前介入,主动跟踪,全程服务。审批权限属本局的,在规定时限内加速办理,尽量提前,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审批权限属上级的,主动与上级审批部门沟通联系,帮助企业和投资者解决审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四是改进监督手段。充分发挥远程监控的作用,尽量减少到企业的执法检查频次,使环保执法融于为企业服务之中,凡集中性环境执法检查,严格按区委、区政府的规定执行。对当年获得的“环境友好型企业”,实行“诚信免检”制度。五是创新管理办法。对“三同时”项目,由局组织有关股、队实行半月一次的跟踪管理和服务,帮助企业寻找薄弱环节,确保“三同时”合格率。对限期治理项目,帮助企业推荐有资质的治理单位,供企业自行选择,积极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服务,确保限期治理任务如期完成。六是规范执法行为。凡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必须做到程序合法,证据确凿,适用法律准确,处罚适当,并张榜公示,重大行政处罚必须经局长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在实施现场监察执法和环境监测中,工作人员必须挂牌上岗,出示执法证件,2人以上同行。七是营造和谐环境。督促排污单位达标排放,严厉打击不法排污行为,努力营造好的投资环境,妥善处理企业环境污染纠纷,既要保护好群众的环境权益,又要保护好投资业主的发展热情。八是加强培训服务。积极向企业推介先进的环保技术和产品,及时为企业提供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技术信息。加强环保新法规、新标准、新技术的培训,帮助企业掌握环保政策法规和技术。指导企业ISO14000环境认证和申报环境友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