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球博彩公司排名生态文明工程建设着力推进之年。加大生态创建力度,深入推进污染减排,有效防范环境风险,严肃查处违法行为,是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气清”的“美丽港城”的重要保证。
“细胞”工程提速生态文明创建
围绕生态文明工程创建年度目标任务,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的要求,环保系统将形成市县分级负责、处室、单位协作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实现今年6月底前,各县区完成生态建设规划修编并颁布实施,年底前东海、赣榆两县建成省级生态市的目标,完成生态乡镇创建细胞工程。
以农村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系统、医疗废弃物处置、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创建保障,完善细胞工程的环保基础硬件建设。同时推进重点地区、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秸秆禁烧作为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组建市、县区两级督查巡查、执法和应急队伍,加大宣传教育,推动各地全面签订农户禁烧承诺书,强化督查推进,实现全面禁烧。
流域整治污染减排要上“达标线”
流域减排是制约“天蓝水净”的“顽疾”。
加大对国家、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中的重点项目治理力度,力争22个国家重点项目和121个省级重点工程,年内完成率达到50%的要求。
污染减排。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火电企业脱硫脱硝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等减排项目。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推行“绿色施工”,完善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现PM2.5监测全覆盖,制定连续出现重污染天气的应急预案。确保完成削减化学需氧量1.75%、氨氮1.97%、二氧化硫1.132%和氮氧化物1.08%的年度减排任务。
千方百计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让百姓喝上干净安全的水,一直是环保部门的致力追求。
加强蔷薇河沿线企业的监管,集中整治东海县重点涉氟企业和石英砂酸洗集中区,建设房山镇污水处理厂和曲阳乡、房山镇芝麻村、东海农场3个石英砂酸洗集中区废水处理设施。健全蔷薇河日常巡查制度,落实隐患企业驻厂员制度,严防死守,防止关停企业死灰复燃。
严把饮用水源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审批关,避免新增工业污染隐患。发挥水质自动监测站的预警监视监测作用,加快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尽快达到出厂水106项水质指标检测能力。对汛期和敏感时期等重点时段加大监测力度。
项目全程“保驾护航”服务发展大局
围绕“保增长、促发展”大局,把扶持重大项目作为环保服务重要内容,做好环评审批服务,提前获取信息,提前介入高新技术项目、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项目实施中的环境影响、执行的环境标准、审批等级与流程、环保建议等内容进行预先告知。
推行组团式服务,将重大项目纳入“绿色通道”,进行点对点“保姆式”服务,确保项目及时审批。做好纵向与横向协调沟通服务,属上级部门审批的项目,做好沟通联络,争取上级支持。完善市级项目审批部门联动机制,变部门之间的“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
“阳光”环保带来“碧水青山”
只有“阳光”下的环保执法,才能给市民带来真正意义上的“碧水青山”。
深化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加大全市化工园区督查力度,工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企业废水、废气整治、搬迁承诺等不通过考核验收的,坚决实施园区限批。将市区大气污染作为突出环境问题常抓不懈,给市民一个交代。
深化重金属污染专项整治。巩固铅蓄电池行业整治成果,严肃查处企业违法建设、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大幅削减重金属污染排放总量。
深化重点环境风险企业专项整治。对去年排查出的44个重点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隐患,逐一落实整治方案,确保数量明显减少,风险等级明显降低。
深化危废产生和经营单位专项整治。推行危废转移电子联单化,实现产生、贮存、转移和处置环节的全过程跟踪管理,确保危废产生和经营单位规范化整治率提高到80%。
深化核与辐射安全专项整治。推进田湾核电站前沿基地和监测子站建设,升级改造外围辐射监测系统,确保核电安全万无一失。
深化环境信访积案专项整治。定期排查突出环境纠纷,完善信访总量靠前的政府领导约谈机制。重点解决市区大浦工业区、赣榆柘汪工业区、灌云燕尾港化工园、灌南堆沟港等环境问题。
加大油烟专项整治。对电视问政中老百姓关心的油烟问题,拿出有效的整治方案、扎扎实实的解决油烟扰民问题,还老百姓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附件下载: 20130508113133562500.jpg